母亲的珍贵海师记忆 ——谢松华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三大源头之一,由原南通师范、南通女子师范、海门师范、如皋师范等四所百年师范先后合并而成,为南通乃至全国的师资培养和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22年5月17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走过120个光辉岁月。值得自豪的是,我的母亲曾是海门师范的学生,许多生动记忆值得永久珍藏和传叙。
我母亲有个响亮的姓名茅一新。海门师范1960年7月17日、23日分别签发了“本学期学习毛主席著作成绩显著”、“本学期获得思想、读书、劳动三丰收,被评为三好学生”两张奖状颁予我母亲。两份发黄、边缘有些干裂但弥足珍贵的母校实物史料被精心地保存到今天,见证了母校海门师范从1906年建校逾百年的师资培养历史长河里对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注重,也记录了一代代海门师范学子珍惜机会、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勉求知的青春印迹。
1958年9月23日至24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视察南通。母亲作为才艺双全的海门师范女生被选入海门节目组参加24日在南通市工人文化宫举行的欢迎国家副主席视察南通的文艺演出。
据母亲介绍,巧合的是一个月前的1958年8月5日海门山歌剧团正式成立,剧种样式经多年打磨已成型。海门山歌唱腔沙里本土化,内容生活化,舞台动作编排很具表现力,在那个缺少文艺品种的年代,可谓风靡海门城乡。母亲与校外一位男演员合作表演的是改编自锡剧的海门山歌版《双推磨》,赢得了国家副主席刘少奇等领导及全体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刘少奇副主席等领导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刘少奇副主席还热情地单独与母亲所在的《双推磨》两位男女演员合影留念。母亲灵活地问了一句“刘副主席,我们能拿到刚拍的这张珍贵照片吗?”刘副主席点了点头,笑着看了看周围的人群,转身吩咐随访工作人员拿出了记录本,母亲写下了海门师范的通讯地址,母亲在学校练就的一手隽秀好字也留在了那里。母亲说,考察团在文化宫参观了南通成果展板,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刘副主席观看演出后,激励南通文艺界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不久,海门选送节目组送来了一张由南通方面拍摄的文艺演出合影照片。又过了几天,母亲在学校又收到了寄来的照片,并第一时间汇报了班主任,班主任汇报了校长室。因为校方事先不知道会再来一个惊喜,所以,这一张照片的寄来着实轰动了全校。前后两张合影的拍摄角度、尺寸、质量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当时刘副主席随行工作人员、省、市均有摄影师在现场拍摄,母亲的收信寄出地址是北京。除了大合影,另一张就是母亲、另一位男演员与刘副主席的合影。
海门师范特别珍视这一荣誉,当时特地钉制了一个玻璃橱窗,把两张照片斜靠在背板上展示,都没舍得用钉子。橱窗前,连续几天课间都挤满师生驻足观看。母校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鼓励全体同学扎实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基本功,以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母亲这么优秀,但是在海门师范的经历只能算是在职脱产学习的性质。母亲在海门六匡卫星中学上初中时为学校学生会主席,威信高,学习、文体都很出色。学校有时老师外出开会,不管什么科目,作为学生的母亲都能华丽转身为老师角色登上讲坛。那时我父亲则与母亲同班,任班长。同班同学施望荷则初中毕业后上高中,后考入海门师范1959级普师(5)班,而我和妻子则是海门师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毕业生,施望荷也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单位校长,彼此之间以及与海门师范之间交织着不解之缘。因为母亲兄弟姐妹四位由他们的母亲一人带着,所以1956年,母亲初中毕业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支持弟弟读高中,就答应被所在初中留校任教,而且上去第一年就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开始正式拿工资支持她的母亲持家。学校为了把母亲培养成学校的骨干中坚,多次推荐她在海门师范脱产学习,使母亲的知识积累和业务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4月,刘少奇被打倒。凡是有刘少奇的照片都被上面要求在刘的头像上画“X”或者将刘的人像剪去。我母亲后来跟我们子女说,她当时虽然年轻,但凭直觉,刘不像坏人,举止正气,说话气宇轩昂,海门师范的管剑阁等领导也是这种气质。所以,爱好收藏的父亲就把当年学校展示完还给母亲已经保管了九年的两张照片未作任何处理继续雪藏。那时之前任师范领导后任文教局副局长的管剑阁也遭到残酷对待,直至1979年才被平反。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母亲赴通演戏欢迎刘少奇,那些年竟然有几拨人数次循着线索来查问这两张照片的下落。一向诚实的母亲跟对方说:“照片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十多年了,早就受潮碎掉扔掉了。”而留在海门师范的那张大合影照片估计也是命运多舛,因为文革期间海门师范也停办了。母亲那个时期也失去了工作,在家务农,随男劳力一起开挖运河。
十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海门师范陈祖仁校长总设计师一般地规划重建学校,八方招募优质师资,科学编制教材,制定学校远景目标,一座欣欣向荣的新海师在硬、软件和教学质量、取得荣誉方面年年上台阶。语数外、音体美专业的毕业生,大批成长为特级教师、翻译家、全国美协会员、全国书协会员、作曲家……而此时的母亲也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十年的歇工丝毫没有影响到母亲对教育的驾驭,海门师范的求学资历使她游刃有余,以后大部分时间一直担任着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并任教语文科目。
记得九十年代的一个雪天,特别冷,我陪母亲去海门巿区宏伟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区找到了热情和蔼的管剑阁校长,母亲让他出具了自己在海门师范的学习证明。我在一旁看着,管校长的字特别挺拔有笔锋,语句简明扼要,书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最后签名盖章。那时的我已经从海门师范毕业工作了十年左右,看着母亲,再望望母亲当年的现在已年迈但仍正气凛然的海师前辈,我对母校、老师肃然而生更沉沉的敬意。
这样,母亲就把在海师脱产学习的时间、下放务农的时间全部按政策给补上了,直到退休,教龄工龄已达四十年之久。母亲除了本文中的两张奖状,再也没有索取任何荣誉。她曾跟我们说“以往任命领导,大家谦让,上面就挑最优秀的上。现在大家要求上进,都争着当领导,就用不着跟同事争了。”她的教学质量年年领先,但是把所有的评先评优、调资机会都让给了别人,自己是最后一批转正公办教师的。有次,我在家被狗咬,狗主人赔钱我打了疫苗。数年后,有人无意中漏嘴告诉我,我母亲把钱还了,理由是我们是教师,要有更高的胸怀,对方为孤寡老人,且参加过解放战争支前工作,是需要全社会敬重照顾的对象,母亲特地叮嘱那位老人不要把还钱的事说出去。但还是被她放不住话传遍了全镇。母亲还告诉我们子女,她不会骑车,当年曾多次步行往返于海门师范与乡下家里之间。海门师范崇尚体育锻炼的教育理念锤炼出我们强健的体魄,在当年我们乡镇二十多所中小学教师工会越野长跑比赛中,母亲是老年组第一名,我是青年组第一名。父母亲和我们子女都是普通人员,可是我们凭着普通的工资收入,与父母亲一起勤俭节约,科学规划,楞是在农村先后翻建了三次房屋。第三次建造楼房,我凭借师范里所学的物理力学和当年培养的建筑构造兴趣,取得建房批复后,和母亲一起琢磨画图纸一举设计了总计二十四间迷宫一样的四层高楼。暂时遗憾的是,父亲八十六岁了,对于他夹在书里珍藏的两张照片找了几次仍未找到,因为家里房间实在太多了,但可以肯定一定是藏得好好的。有着海门师范求学时积累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培养的科学探索兴趣,我传承了父母的收藏爱好,经过长期的积淀,目前保存了总计近四十万件各类收藏品,其中不乏属于南通各所师范历史的内容。
母亲以及记忆中的人物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一代代海门师范人务实进取的精神、身正为范的品质正影响、激励着后人自信前行,他们的故事值得永久传颂。
作者简介:谢松华,海门师范83级普师班校友,现任南通市海门区树勋小学教师,校友公众号“海门师范的故事”、“海门东方红”等自媒体编辑,《海门学校体育》编辑,先后获评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学校体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下一篇: 育贤桥北 那个小院…… ——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