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汇
校友汇简介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通知公告 校友活动 校企合作
校友组织
校友总会 地方校友会 院系校友会 行业校友会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母校记忆 校园掠影 校友企业
校友服务
申领校友卡 返校预约 档案查询 证书补办 找校友 校友互联 终身学习
下载中心
校友捐赠
  • 网站首页
  • 校友汇
    1. 校友汇简介
    2.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1. 最新动态
    2. 通知公告
    3. 校友活动
    4. 校企合作
  • 校友组织
    1. 校友总会
    2. 地方校友会
    3. 院系校友会
    4. 行业校友会
  • 校友之窗
    1. 校友风采
    2. 母校记忆
    3. 校园掠影
    4. 校友企业
  • 校友服务
    1. 申领校友卡
    2. 返校预约
    3. 档案查询
    4. 证书补办
    5. 找校友
    6. 校友互联
    7. 终身学习
  • 下载中心
  • 校友捐赠
母校记忆
首页 校友之窗 母校记忆

纯 净 的 礼 物 ——朱洁芬

发布时间 : 2024-12-11 浏览次数 : 24

现在想来,改革开放以后,作为第二批初中毕业生考入如皋师范,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能够与古老而年轻的如皋师范学校相遇。短短三年,严爱相济的求学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的幸福人生有了一个极为充实的开始。

1982年,虽然在如东县的中考中我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但考虑到我的爸爸就是如皋师范1960年代的毕业生,因为他对母校感情极其深厚,于是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来到他隆重推荐的母校就读。

报到的那一天,爸爸兴奋地送我上学。一到学校,他就带我参观校园,他似乎总能找到当年熟悉的味道,并津津乐道地向我介绍。母校的旧址让他触景生情、流连忘返,母校的变化让他倍感振奋、自豪不已。遗憾的是,对于一栋栋陌生又简陋的平瓦房的校园,我有些失落。

开学不久,我就剪掉了自己多年精心留存的麻花辫。因为学校的管理极其严格,每天很早就要按时起床,按时出操、锻炼等等。当然,学校的提醒也是特别贴心的:每天早晨宿舍,都提前亮灯并播放儿童类、校园类或充满时代正能量的歌曲。我的班主任周炳坤老师——幸运的是,师范三年一直都是。他那时已年近半百,我们总能看到他精神抖擞提前来到我们的训练场地,与我们一起活动、锻炼。他平时话不多,多是用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记得一次锻炼结束后,他好奇地对我说:“小丫头,每天早晨梳这样的两条小辫儿不容易吧?”学校的严格要求、老师的善意提醒,让我忽然意识到,未来的三年,不应该是“鲤鱼跳龙门”后的躺平,而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于是,我果断剪掉了心爱的辫子,化繁为简主动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没想到,当年那一剪,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早已习惯并深深喜欢上了这种简单朴实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让我越来越感到:生活简单,才能让精神世界有丰富的可能;内心朴实,才能让可贵的正能量有弘扬的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母校不久就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至今我们都记得班主任周老师告诉大家:学校马上可以为我们新建教学大楼!这个消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我不敢相信在我求学的日子里就有机会弥补我心心念念的遗憾——在漂亮而又敞亮的教学楼里学习。忘不了学校组织我们参与搬砖的热火朝天,忘不了男生们悄悄与周老师比赛,看谁是大力神的场景……学校一贯的育人文化、老师务实的管理智慧,让我们有幸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历和体验,更增加了我们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毕业后,不少同学总是忘不了曾经渗透了自己奋斗汗水的那栋教学楼,忘不了曾经学习与生活过的那间教室,忘不了我们班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后,周老师为我们展示他的体操绝技……

小时候,我常常羡慕爸爸的能耐特别大。作为小学老师,他各门学科都能教;初中老师人手不够时,他总是被临时派遣;作为校长,学校标语制作、宣传画报他总是一人就能轻松搞定,时而还给师生们来个即兴的风琴伴奏,抑或给师生的篮球比赛客串个裁判;作为村民,年年给排队的父老乡亲书写春联,给乡镇的路桥商店题字写牌……在来到爸爸母校求学的三年里,我终于了解到了爸爸能耐特别大的秘密——那就是母校一贯坚守的严谨治学和扎实训练。

程育生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他三年中对每一篇作文批改都很细致和用心。记得有一次我在作文中写道“有些阴沉的天空中,有时出太阳,有时又下雨”,程老师在旁边工整地批注:这就叫“多云”。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找我谈心。他的苦口婆心终于让我知道了,虽然我们高分通过了中考,但这可能只代表了一时课本知识学习的情况,要胜任未来的小学教育工作,还要去图书馆大量阅读课外书,拓展各学科的知识,国家未来的基础教育非常需要我们成为博学的人。三年的精心指导,让我这个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渐渐学会了个性化思考、规范化表达,同时养成了与书为伴的好习惯。他还每周布置粉笔字的书写任务,对我们书写的作品即时点评,手把手修正。

周炳坤老师除了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还担任小学数学理论和教学法的教学任务。他编印的小学数学理论习题和小学数学趣题讲义,让我对早已被我鄙视和抛弃的小学数学重新找回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按照老师的要求,我逐页阅读、逐题完成,分类整理。在一番钻研后,我深深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学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份无需太多准备就能游刃有余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精心研究和准备并由此在其中感受到乐趣的挑战性任务。仔细思量,在此后的教育生涯中我更喜欢研究小学数学及其教学,并以此作为教育生涯的重点,也许就是源于这段学习经历。

陈志萍、潘宝宏两位音乐老师除了教好音乐课本,还长期坚持带我们试唱、练耳,终于有一天,一个来自乡村对音乐毫无感觉的我,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对识谱和音准已经有了较好的感觉,拿到一首曲子,即兴就能完整准确地哼唱出来,那份激动至今都难以忘怀。

同样忘不了的还有徐晓华老师。她除了上好语音课,还组织我们每天早晨在出操后进行普通话朗诵训练,利用课余时间让从不敢单独开口的我们,一对一面对着她大声朗读,她则对我们进行极其精细的辅导纠正,一轮一轮的测试反馈,不断给予的肯定和鼓励……不长时间后,过去从未开口说过普通话的我,也能像收音机里的播音员那样,可以非常自信地在公众场合展示高标准且抑扬顿挫的发言。工作以后,在国家普通话等级认证中,因为有扎实的基础,我轻松取得普通话一级乙等的证书。

是的,三年时光,不知不觉。正是老师们的严谨治学和悉心指导,让我常常能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在这一段普师学习结束时,不仅各学科学习成绩优异,还在母校风琴演奏、粉笔字等基本功比赛中获奖,并幸运地被母校推荐到江苏省无锡师范首届三二分段大专班学习。在时代奋励前行的脚步声中,爸爸看到母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以及新一代师范人对老一代的超越,更是感到无比欣慰。记得最后一次他来母校接我回家,临走时对我说:这里,就是实实在在,没有花架子。让我们感恩和铭记这里的一切!

带上这种“实在”,我走向新的征程。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渐渐感悟到这种“实在”,是一种简单生活的朴实、身先士卒的务实、肯下功夫的扎实、为人做事的严实、理想信念的笃实……这是母校馈赠于我的一种虽然无形但却极其珍贵的礼物!这个礼物,是母校恩师爱的自然表达,是恩师用行动塑造、用人格谱就的,是诸多恩师用纯净的心在年轻的心田写下的诗行!

 

 

 

 

作者简介:朱洁芬,原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1985届毕业生。曾任如东县掘港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上一篇: 美丽的青春在海师 ——朱国军

下一篇: 我与“基本功汇报”的情缘 ——谢玉萍

学校官网 智慧校友管理后台 教育部 江苏省教育厅 南通市教育局 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

地址:南通经济开发区育贤路2号

电话:0513-55092031

邮编:226010

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苏ICP备1704315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213号 | 技术支持:智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