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汇
校友汇简介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通知公告 校友活动 校企合作
校友组织
校友总会 地方校友会 院系校友会 行业校友会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母校记忆 校园掠影 校友企业
校友服务
申领校友卡 返校预约 档案查询 证书补办 找校友 校友互联 终身学习
下载中心
校友捐赠
  • 网站首页
  • 校友汇
    1. 校友汇简介
    2.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1. 最新动态
    2. 通知公告
    3. 校友活动
    4. 校企合作
  • 校友组织
    1. 校友总会
    2. 地方校友会
    3. 院系校友会
    4. 行业校友会
  • 校友之窗
    1. 校友风采
    2. 母校记忆
    3. 校园掠影
    4. 校友企业
  • 校友服务
    1. 申领校友卡
    2. 返校预约
    3. 档案查询
    4. 证书补办
    5. 找校友
    6. 校友互联
    7. 终身学习
  • 下载中心
  • 校友捐赠
母校记忆
首页 校友之窗 母校记忆

如师生活,擦亮人生舞台的厚重底色 ——帅宁华

发布时间 : 2024-12-11 浏览次数 : 8

2021年6月29日下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作为中共南通市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我也接到参加庆祝大会的邀请。坐在前排的我在欣赏展示开发区建设风采的精彩节目时,突然发现节目中扮演一名老招商引资工作者的演员是那样的眼熟——石高峰老师,我在如皋师范读书时的班主任石高峰老师,我在内心里惊讶得叫了起来。我再揉揉眼睛,没错,就是石老师!我赶忙起身去到后台找石老师。

师范三年的岁月里,石高峰老师一直担任了我们的班主任,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恩师。1985年9月12日,我的父亲和舅舅送我去如皋师范报到开学。作为家住原南通县一个农村的孩子,那时的我去如皋师范读书是走得离家最远的地方。如皋师范的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古朴、端庄的一进五堂的四合院,绿水环绕,古木苍虬,青砖黑瓦,给人一种厚重、悠远的书院味。自那时起,门楣上“诚朴、严谨、文明、奋发”八个引人注目大字,就一下子铭刻在心,我至今依然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说出。跟着熙熙攘攘的同学的队伍,我找到了85级2班的报到点。这时,一名身穿白色短袖,头发微自然卷的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对我说:“你是帅宁华。”我一下子惊讶了,在陌生的如皋怎么有人认识我,能叫出我的名字?年轻人继续自我介绍:“我是你们班的班主任,我叫石高峰。”我赶忙叫声石老师,似乎漂泊的小舟找到避风的港湾,少年心中离家远行的忧愁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石老师已经预先看了我们每个人的档案,从照片上先认识了我们,了解了我们在初中时期的学习情况和担任班干部情况,真是一名细心的好班主任!石老师很快就建立了以许宁同学为班长的班级组织,班集体建设马上就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每教一届学生,都试图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但往往因工作、生活琐事做不到像石老师那样。现在想来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一种“诚朴、严谨、文明、奋发”敬业精神的闪现。每每想到报到那天的情景,我的心中对班主任石老师由衷地升腾起敬佩之情。

师范学习的第一年暑假,一天的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暑气已渐渐消退。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太好,基础较差。于是,我便把家里的餐桌搬到户外,拿出毛笔、墨汁等工具开始习练书法。这时,屋子西边的路上忽然传来喧哗声,我回头一看,有人在向我挥手,有人在呼喊。我定睛一看,哎呀,原来是石老师带着一大群同学来我家家访了。那时候条件有限,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石老师和同学们是两人合一辆自行车换着乘骑来我家的。石老师故意用如皋口音拖着腔调喊我的名字,同学们都笑了。石老师看见我正在家里练毛笔字,马上抓住教育资源,跟同学们开玩笑说:“你们看该生学习是多么认真啊!你们受到启发了吗?”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石老师还和我父母交流了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表扬我是一名勤奋、努力的好学生。那时的我们是初中毕业去读师范,年龄小,基本功比较薄弱,感觉学习比较吃力,所以在师范学习还是挺努力的。那天晚上,石老师和同学们都住在我家里。吃过晚饭后,石老师和同学们聊天、交流,几乎一夜没有睡觉。石老师的家访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生导师的风范,让一名未来的老师对“诚朴、严谨、文明、奋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皋师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虽然那时还没有素质教育这个名词,但学校安排的学习生活已在我们师范生身上种下了素质教育的种子。春秋日,学校会组织规模浩大的运动会,学兄杭斌校长当年的3000米名列第一,令人羡慕不已。夏日夜晚,学校会在操场上组织篝火晚会,我们会听到学姐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周日,老师组织我们骑着自行车去参观磨头机场,去东郊野炊……如皋师范的恩师们自觉践行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只有全面发展的师范生,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张德清老师那时候也大学毕业没多久,任教我们生物,在和丁老师悄悄谈恋爱。张老师的生物课联系生活,常常带着实物来给我们上课,上得生动活泼。他教诲我们说:“你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自然学科老师,不能小学生问你们这是什么植物的叶子都一无所知。”为此,张老师利用周日时光带我们去水绘园参观,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认识许多植物,我们终于区分开来牡丹与芍药,我们在百年沧桑的紫藤下流连……记得张老师带我们做鲫鱼的解剖,许多同学第一次上这样的课,个个兴奋不已,按照张老师指导的流程完成了解剖与观察,并且填写了观察报告。张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至今依然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陆玉贤老师担任一班的班主任,任教我们班的哲学。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为此也担心学不好。陆老师将哲学原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辅以他所经历的年代的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让哲学原理在诸如“花生壳过长江”的典故中焕发出特殊的魅力,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激起我们强烈的兴趣。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哲学考试满分100分,我得了98分。陆老师在班上说,98分是全年级最高分。成功的喜悦化作认真学习的动力,包括后来工作后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我的哲学一直学得轻松。以至我后来在工作中逐步从语文老师转身为思想品德教师,再到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生涯中有了些许的建树。

在如师学习期间,任教我们历史的老师已是年过半百的、头发花白的老人了。历史老师来上课总是笑眯眯的,慈祥得很。我感到最诧异的是历史老师来上课从来不带教材、教参和备课本。上课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那些史料、知识、事件、人物俨然就是装在老师的肚子里。他也不要求我们看书、记笔记,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听他讲就行了。每次历史考试,同学们都能考个不错的成绩。几次上课后,我们从课表里知道历史老师叫刘金赋,是我们江苏省师范生历史课本的主编,师范教育历史学界的泰斗级的人物。今天想来,当初的我们是何其有幸,能得到学识渊博的老师的精心指导。

我们在校期间,曹斌老师担任三班的班主任,也担任我们二班的代数教学任务。大概是数学题做太多的原因,我记得曹老师戴一副深度眼镜。读师范二年级的时候,要组织全省的师范生统考。由于师范教育的特点,数学教材编写还是较为简单的,我们所学的内容也不是太难。省里突然要统考,学校、老师、学生大家都紧张起来。曹老师一下子就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他每个夜自修都要到我们教室里来转一转,不同的角落会突然响起曹老师“nl”不分的海安牌普通话,给许多同学以及时的辅导。据说,那年我们如皋师范考了个全省第一,曹老师等数学老师付出不少的心血。当然,最得益还是我们的数学基础打得更牢了。

回忆如师的岁月,回忆如师的恩师,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为如师的成长殚精竭虑的校长,他们的办学思想与成功经验是如皋师范最宝贵的财富。对此,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顾敦沂校长。顾校长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与成功的实践。他以师范的课程改革为抓手,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建设性的构想。现在想起来,我们之所以觉得如皋师范三年的学习生活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精彩,主要得益于那时的如皋师范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专业课、课外讲座、社团活动、基本功训练、教育实习等等。严谨的体系,务实的操作,形成了母校“内功至上”的鲜明特色,为全国师范界所瞩目。

我在如师学习期间,顾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他在学校师生大会的主席台上落泪了。大会是在护城河南边、定慧寺西边的大礼堂里举行。那时,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也才刚刚入校。这次大会是上级领导来我们如皋师范宣布顾校长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的决定。会上,顾校长接过鲜红烫金的荣誉证书。他满含激动的泪水来到发言席,给我们做了一番印象特别深刻的讲话。他带上眼镜,感动中透着沉稳,说:“我感谢我们的党,党给了我很高的荣誉……”顾校长的讲话一字一顿,是从心底里流淌出的人民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是一个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的坚定信仰。在我们这些师范生心中,“诚朴、严谨、文明、奋发”的匾额擦得更亮了。

从如皋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已三十多年了,但那青砖黑瓦、绿荫匝地的校园以及学习的美好时光时时让我魂牵梦回。如今,我的母校已迎来一百二十年华诞,我的班主任老师和许多给我帮助的老师已两鬓斑白,他们或许退休了又在新的舞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些把我们从初中生培养成人民教师的领导和老师擦亮了我人生舞台厚重的底色,对他们的感恩更是须臾未曾忘却。惟愿我的母校青春永驻,惟愿我的恩师青春永驻!

 

 

 

 

作者简介:帅宁华,原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1988届毕业生,现担任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一篇: 遇 见 海 师 ——顾彬斌

下一篇: 22年前,我在这里读书 ——吴海丽

学校官网 智慧校友管理后台 教育部 江苏省教育厅 南通市教育局 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

地址:南通经济开发区育贤路2号

电话:0513-55092031

邮编:226010

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苏ICP备1704315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213号 | 技术支持:智慧校友